close

卡介苗第一劑  出生24小時後


左臂


寶寶注射後並無任何異狀


紅色小結節、變大化膿不明顯。


 


卡介苗


卡介苗是預防結核桿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在本省結核病的控制並不好,至今結核病仍是我們第七大死因,當然這中間涉及患者用葯不能連續及民眾的隔離做的不好….種種原因。所以卡介苗的接種在國內更加重要。


在歐美各國,由於結核病的防治做的好,是不接種卡介苗的。但是他們對於外來的人口,例如留學生、移民等是一定要做結核菌素試驗(Tuberculin Test),來判定這一個人是否有感染到結核菌。如果結核菌素試驗的結果是陽性(陽性又分為+、++、+++),他們就會要求你做進一步的X光檢查,並且至少要吃六個月的抗結核病葯物。


但是因為來自在台灣的人在一出生就被打過卡介苗,而卡介苗本身就是一種減毒的結核桿菌,一打過卡介苗,再做結核菌素試驗一定呈現陽性反應。所以有些人出國留學就會遇到此種困擾,被誤會可能有結核菌感染,除了被要求服葯治療之外甚至還不淮立刻入學。幸好現在大部份的學校已經瞭解來自台灣的人是因為出生就接種過卡介苗的關係而不再叨難,但是仍然建議在國內的醫生在為留學生開具預防注射証明的時候,不要漏掉有打過卡介苗這一項,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一些困擾。


卡介苗是一種把結核捍菌減毒之後做成的疫苗,這種經過減毒的結核桿菌已經沒有甚麼致病性,注射入人體後不會造成生病,但是可以使我們人體將來對真正有致病性的結核菌產生抵抗力。一般在出生滿廿四小時後注射一劑,注射後約在7至10天內會出現紅色小結節,繼而變大化膿,六至八週以後形成潰瘍,潰瘍的中心有類似乳酪的膿塊,這不是一般的發炎,不需要找醫師用消炎藥治療或清理。大約在十至十二週左右會結疤。一年後疤痕轉變為皮膚色或白色


到了小學一年級時會再做一次疤痕普查,那時候也會做一次結核菌素試驗,如果沒有種卡介苗的疤痕,或者是疤痕過小且結核菌素試驗呈陰性反應者,則需再接種一次卡介苗。


 


注射卡介苗後皮膚的潰爛要如何照顧?看不到正常反應要補種嗎?


前形成潰瘍,潰瘍的中心有類似乳酪的面提過接種卡介苗後,約在7至10天內會出現紅色小結節,繼而變大化膿,六至八週以後膿塊。大約在十至十二週左右會結疤。一年後疤痕轉變為皮膚色或白色。


注射卡介苗後,在皮膚有小塊潰爛的時候情形,家長最擔心的是這一段時間能不能洗澡?局部要不要擦葯?這種情形是可以照常洗澡,但是不建議用泡澡的,也不必局部擦葯或包紮,只要保持接種部位的的清潔,並避免碰痛注射部位。化膿的部位不可用手壓擠。如果有流膿式紅腫範圍明顯擴大,可以找醫生看一下。有少部份的小寶寶在接種卡介苗後,同側手臂下的淋巴腺出現腫大現象,有這一種情形時則需要用葯INH100mg連續服用六個月。


有的小寶寶注射卡介苗處的疤痕會變的愈來愈大,而且有癢痛,這種情形醫學上稱之為蟹足腫(keloid)。多是因為本身體質問題所形成,應該找醫生處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vi媽 的頭像
    vivi媽

    寶貝的成長

    vivi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